资讯薛芳菲、黄亦玫等大女主们又杀疯了,女性剧迎来换代升级?
颜色
首页资讯影视资讯薛芳菲、黄亦玫等大女主们又杀疯了,女性剧迎来换代升级?

薛芳菲、黄亦玫等大女主们又杀疯了,女性剧迎来换代升级?

颜色

步入六月,女性题材剧强势出圈,《墨雨云间》和《玫瑰的故事》自开播以来都交出了亮眼的答卷,无论是收视率还是讨论热度都持续攀升。

无独有偶,这两部剧均以“大女主”为题展开叙事,讲成长,讲逆袭,甚至讲复仇。

如果说“女性是一种处境”,那这两部剧就以不同背景切入,带出了薛芳菲和黄亦玫这两个“女性处境样本”。

透过这两部剧的女主设定、命运走向,我们既能看到大女主题材开启的下一个版本,也能追溯出女性剧存在的普遍问题。

未来大女主的模版,应该是薛芳菲还是黄亦玫?

女频流量密码

《墨雨云间》和《玫瑰的故事》的剧情都不复杂,前者是凄惨人妻“伪重生”后逆袭复仇,后者是围绕四个男人的“一个女人的爱情史诗”。

两位女主的故事,都遵循了女频的叙事脉络:人物成长线索清晰,且她们经历的伤痛,主要来源于男性;随着她们的成长,男人在她们生命中的存在感也变得越来越弱。

此外,薛芳菲和黄亦玫在设定上,也具有一些传统女频的“开挂”设定。比如薛芳菲是淮乡第一才女,黄亦玫拥有漂亮的脸蛋,男性角色总会不自觉地为她们吸引。

尽管大框架相似,但细究下去,两部剧又有很大的不同。

这种不同主要表现在剧集的“虐点”与“爽点”上。

《墨雨云间》整体“先虐后爽”,而且它的“虐点”与“爽点”都非常直给。

“虐点”方面,薛芳菲坐拥地狱开局,一上来就凑齐各种狗血元素:恶婆婆、歹毒小姑、绝情的丈夫、发癫的情敌和破碎的她。

而薛芳菲的“反攻”,也来得迅雷不及掩耳。从冲出贞女堂到进入姜府再到夺回笄礼、进入明义堂,前后只用六七集讲述。节奏快,信息密,输出了女主打怪升级的强烈爽感。

反观《玫瑰的故事》中的黄亦玫,则更像是“先爽后虐再爽”:起笔追求者无数,然后尝了爱情的苦、受了婚姻的伤,进而脱离苦海,重新找回自我。

薛芳菲的“爽”,主要表现在她“克敌制胜”的逆袭复仇,这种“爽”是外部化的;而黄亦玫的“爽”,主要表现在她生活流的觉醒奋起,“爽”是内驱式的。

她们都有意绕开了玛丽苏那一套,但她们在设定上,又都存在一定的故步自封——都学习男性思维去赢得生活的主动权。

《墨雨云间》在男女感情方面关联的相对较弱,虽然男主萧蘅时不时以拯救者之姿出现,但薛芳菲却摆脱了“爱情至上”的传统观念。两人相互确认好感后,都专注于个人的成长与事业。

而《玫瑰的故事》则将黄亦玫的成长,建立在她与男性的情感纠葛上,比如她被男性伤害后,变得对感情有的放失,对男友审慎选择。

事业的成功,填补了黄亦玫婚姻的不幸,使她重新焕发了生机。而她本人,也学会了把爱后置,做一个拥有自我并忠于自我的人。

究其本质,这两部剧创作的出发点,都巧妙嫁接了世俗意义上的“男性思维”,用拍大男主的套路拍大女主。

“用男性思维拍女性剧”的问题并不新鲜,《墨雨云间》和《玫瑰的故事》并非个例。但这种爽字当头的思路,目前从反馈来看市场是买账的,而这或许有一定的过渡性质。

严选大女主

在制作层面,大女主剧非常关键的一个因素就是选角。《墨雨云间》和《玫瑰的故事》的成功都要得益于此。

吴谨言和刘亦菲,与薛芳菲、黄亦玫这两个角色,分别有很高的适配度。

先说吴谨言。吴谨言在女频赛道具有很大的优势,主要体现在两方面:

一方面是长相气质,她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清冷气质,眉眼间带着不服输的韧劲儿,特别适合演这种要强大女主,很容易让观众产生代入感;

另一方面她作为“复仇女主”的常驻选手,在这领域拥有很高的国民度,她在《延禧攻略》里那几个清脆的巴掌至今余威犹在。

此次饰演薛芳菲,吴谨言还喜提专属名词“乳腺侠”,意指她在剧中的触底反弹,看得人“乳腺都通畅了”。

但利弊相依的是,这既是吴谨言的优势,也是她的“短板”,眼下她似乎被这两大优势给限制住了,“出圈”角色大同小异,难以摆脱戏路局限。

但短时间内这样的问题还不明显。从数据就能看到,《墨雨云间》的剧作体量放在今年的剧集里堪称黑马,实时热度与后开播的头部大剧《玫瑰的故事》打得有来有回。

对年轻观众来说,大家始终偏爱睚眦必报的“乳腺侠”大女主。

再说刘亦菲。

刘亦菲与角色的适配度则更加明显,很少有女星能像她那样游刃有余地驾驭“女神范”。而《玫瑰的故事》生活流的设定,也让她留住了更多的观众,尤其是在台播领域,首播即拿下收视冠军,收视率峰值均破2,最高2.3469。

一刚一柔,一古装一现代,一戏剧化一生活流,两部剧形成了颇为有趣的对照组。

《墨雨云间》与《玫瑰的故事》并非是古装与现代女性剧在今年的第一次对垒,早在今年四月杨紫主演的《承欢记》与赵丽颖主演的《与凤行》就曾因档期接近被比较;此外鞠婧祎主演的《花间令》和张婧仪主演的《惜花芷》等作品,整体让上半年的女性剧赛道显得颇为热闹。

女频赛道热闹如此,观众对大女主的审视随之也变得更加严苛。

严选大女主由此应运而生,从人设到演员,都要被细细打量。

人设方面,大女主是否够强、够飒,对待感情的态度是否够洒脱,有没有搞雌竞,有没有女性互助……

演员方面,演员的年龄、颜值、身材、气质、国民度与角色是否匹配,能否满足观众们的想象……

女性剧发展至今,早已形成了一套较为标准的内容模式。一旦内容趋于稳定,创作者就更需要从选角上下功夫,在观众的审美上做文章。选角成功与否,也顺势成为了剧集与平台能否突围的关键因素。

现代女性的梦想样本

观众更爱看什么样的大女主?这是创作者和平台都需要思考的问题。

首先从《墨雨云间》和《玫瑰的故事》这两部剧来看,剧集元素的多样性,很可能会成为女性剧未来的一大趋势。

这两部剧都集齐了很多热门剧元素。《墨雨云间》融合了宅斗、权谋、复仇、喜剧等元素,而《玫瑰的故事》则在时装、家庭、商战等元素间游走。表面上,它们都被定义为女性题材剧,但剖开内里来看,却更加“五光十色”,目眩神迷。

其次,是基于现实基础的造梦能力。

《玫瑰的故事》讲的是“一女四男”的爱情故事。而类似的“雄竞”正是时下女频改编中一种流行的人物关系模式,去年播出的《长相思》和《宁安如梦》走的都是这个路子。

结合前文逻辑可以认为,这种人物关系可以对标男频内容的“一男多女”。

不过,与架空背景的古装剧不同,都市剧讲述的女性故事,还是在更多地强调故事的现实性。比如黄亦玫步入婚姻生活后与方协文、与婆婆的一地鸡毛,就具有很强的讨论度。

最后,无论女性题材再怎么细分,它们的底层情感都是共通的,就是要与观众情绪对接,触达更广泛的受众。女性剧展示给观众的“大女主”,也理应是一个现代女性都梦想成为的样本。

开发女性剧,不要逃避女性欲望,不要审判女性,更不要“挂羊头卖狗肉”暗戳戳地搞男权,拿一些冠冕堂皇的借口去支配女性。

今年被疯狂审判的《如懿传》,同样也是吃了设定上的亏——在宫斗剧里强调偶像剧式的“兰因絮果”,刻意弱化了如懿的野心,让不争不抢的她,只凭借皇帝的爱慕,在刀光剑影的后宫稳坐高位。

这种不切实际,既不符合观众追宫斗剧的心理预期,也与当下的价值取向背道而驰。

就创作趋势来说,目前在女频赛道中,“黑莲花比白莲花更吃香,疯批女秒杀乖乖女”。相较忍辱负重来说,观众更期待女主能为达目的“不择手段”。

眼下,随着生活节奏加快、工作强度增大、社会竞争加剧,人们在身体和精神上承受的压力达到了更高的峰值。所以对于快捷的、即时的、不费脑的女频爽剧,大众的需求更甚。

而女性剧也为人们逃避现实提供了情绪宣泄的窗口。只要能击中观众内心的痛点和愿望,未来就不愁没人买单。

错综复杂的剧集市场中,始终会为“大女主们”留有一席之地。



本文由网络整理 ©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
上一篇
宋丹丹宣布彻底退休,把时间留给家人,网传她身家10亿有多套豪宅
下一篇
她是颜值最高的女歌手,一首歌火了26年,如今歌曲已被写入教科书

评论

共 0 条评论